王孟琪
每当我品尝着餐桌上丰盛的美味佳肴之时,总是会使我想起我的外婆。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人,一个让我值得敬佩的人
外婆今年80岁,自打我清楚记事以来外婆头上便爬满了银丝。外婆的生活十分节俭,每当衣服破了一个洞时,她总会耐心地补上。我们好几次劝她丢掉,穿新的衣服,她总是说:“不要,这个衣服补好了还能穿干嘛丢了怪可惜的…”每次给她买衣服鞋子她总是先问多少钱买的,贵的我可不要,一个老太太穿那么好干什么。
外婆她的节约精细到每一滴水,每一度电,甚至每一粒粮食。她也常教育我们一定要勤俭节约,不要乱花钱,不要浪费。外婆时常说:“你们现在就是过的太舒坦了,没受过苦没挨过饿。你看你现在觉得不好吃的说不吃就不吃了,衣服穿几次就不要了。我们年轻那会,挨饿的时候连树皮都抢不上,当时饿死好多人。有些东西,你别觉得你花了钱,是你的了,你就可以随便挥霍和浪费。这些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,上学时,你老师就告诉你了。你没挨过饿,体会不到‘浪费就是犯罪’,节约在人这一生中有多么的重要”。
生活贫困要勤俭节约,生活富裕也要勤俭节约。俗话说:“坐吃山空。”历史上“今日花天酒地明日乞讨过街头。”的例子屡见不鲜。我国五代时期有李存审“赠簇教子”的故事。李存审出身贫困40年为国征战,100多次被敌箭射中骨头。后来他做了大官,看见孩子们整天吃喝玩乐,从小娇生惯养很不放心。他就把以前从骨头中拔出的箭送给孩子们,并说:“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。
纵观历史,大到邦国,小到家庭,无不是兴于勤俭,忘于奢。古往今来,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,所以都很勤俭节约。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,则正好相反,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,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,国家的灭亡。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。
在物质不富裕的过去,需要勤俭节约;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,也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品质。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我敬佩外婆这种勒俭节约的高尚品质,她的这种高尚品质也激励着我前进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