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浩杰
小时候在老家,没事在家翻腾东西玩,发现了藏在箱子底的一个笔记本,我随意的翻看着,当看到一句话的时候,愣住了,写道:“今天我有儿子了,太高兴了”!短短的一句话,让我一直记到了现在!
记忆里我是很少见到父母的,因为他们要早出晚归,天还未亮,他们就要骑上自行车,带上竹筐去30里地外的北镇卖豆芽,一待便是一天,晚上也是等到天黑了好久才回来,他们再把我从爷爷家接回去,早上再送来,这样的时间持续了好久,但总归还能和父母见上一面、说几句话。他们总是问“今天想我们了吗?”我也习惯性的回答,“想了”,“哪里想啊”,“肚肚”!
能说出这话,估计也就四五岁吧,后来因为距离远,他们就在外面租了房子,在周末的时候爷爷有时会带我过来,父亲见到我总会把我举的很高很高,晚上一块吃饭的时候,也总是给我买上一瓶健力宝。但每当再回家的时候,我就哇哇的哭个不停,我不想离开他们,哪怕光看他们卖菜,我都感觉幸福,回到家后的一段时间里,我都会一直在房间里不出来,也不吃饭!
再后来爸妈省吃俭用,攒了一点钱,在我上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把我转到城里的小学,终于可以和爸妈一块生活了!后来便初中、高中、大学、结婚、生子......一路平平淡淡、不以为然!
突然一天下午,我妈打电话说:“你爸怎么突然结巴了,也没喝酒、没和别人吵架啊,你过来看看吧”,挂断电话,我便开车赶过去,到了以后,看到他在摊案上慢悠悠的收拾东西,我妈在旁边一直追问他问题,看到这个情况后,给家里医生亲戚询问这是什么情况,他说这是脑梗的症状,赶紧去医院看看,我便又带着父亲赶去医院,一路上,父亲嘴里嘟囔着数字,我问别人没给钱吗?你和人家吵架了?他结巴着说:“不是,我看看我能不能算过数来”。我心想这不没事嘛!
到了医院已是晚上七点,到了急救科,医生再简单询问了病情后,就对旁边的医护人员说,走流程吧,当时吓我一跳,咋说话结巴,人还咋不行了呢,赶紧询问,大夫说大概率是心梗或脑出血,我说的流程是按照治疗心梗的流程走,接着我爸躺上了病床,心率监护仪也用上了,大夫也过来抽了好几管血,紧接着又去拍了CT,当时血压激剧高升,高压在180左右,接上又打上了控血压的泵药,我的心就随着揪着。
经过了“漫长”的等待,医生把我叫了过去,说结果出来了,是脑梗,现在在发病期内需要溶栓治疗,我便在大夫介绍治疗风险中接着签了好多家属协议。当时也没有别的选择,只能完全听从大夫的建议,此时的父亲躺在那也不在嘟囔,感觉好好地一个人,怎么突然就这个样了呢!
经过了漫长的一夜,我们转去了病房,看着他持续的高压,我的心里也一直忐忑,父亲睡了一整白天,期间,我也试图多次和他说话,他只是应付几句便又继续睡觉,在床前,守了父亲一晚和一白天,我是长这么大,第一次这么近的看父亲睡觉,也才发现,他们真的老了,不再是以前那个把我高高举起的、给我买饮料的父亲了,独自在病房守护人的感受太令人感慨了,脑海中全是儿时和父亲的记忆,也更加明白很多文章里写的“树欲静而风不止、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含义。
在经过了半个月的治疗后,父亲总算“康复”出院,只是不再是那个爱说话的人了,见到孙子时,满是笑容,只是不会同以前一样逗孩子,也许,这还在恢复期,也许,以后会持续这样,但是,好在我还年轻、父亲也还“年轻”,还有机会带他走走转转,还能尽上我的一点关怀。
这个病给父亲提了一个醒,也给我提了一个醒,在注意身体健康的同时,也多关心下家里人,在忙再累也要心系着血脉亲人。当初,父亲因为有了我,高兴地记录了下来,这份对儿子的爱被发现,以后,我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守护他们,去多陪伴他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