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十四)
楉木
“思前想后柔肠百转,前世造定今世缘……”
凤还巢是一个传说,故事讲在南楚,鸟儿忆家乡不忘本性,用一个凤凰羽毛启程,追随凤凰的方向终于找到了凤巢,返回家乡,这故事常用于比喻人不忘本性、终归故乡。后京剧利用其题材,改编凤还巢,说的是明朝末年,侍郎程浦生有二女,将大女儿雪雁许配给故友之子穆居易,因程雪雁是庶出,正室夫人见穆居易翩翩少年,前程大好,预将二女儿偷梁换柱,谁知阴差阳错,最终才子配佳人,丑女嫁莽夫。正和了那句“前世造定今世缘”,真正的凤凰归巢,皆大欢喜。
书上的故事大多都是大团圆结局,失散的人终会团聚,多年的冤仇得到化解,有缘的人历经磨难都会在一起。缘分是一种神奇而又难以解释的东西,友情爱情亲情都是靠缘分开始并维系着。有些关系是注定要发生的,缘分就像是命运的安排,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和困难,两个人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又在特定的地点相遇,彼此成为对方生命中的重要存在。
可是苏家的故事再怎么写都没有大团圆结局了,我和母亲的缘分,在我52岁生日那一天戛然而止,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。
母亲常说这辈子能够做姐妹是缘分,做母女更是缘分。母亲一生像母鸡护小鸡一样护着我和姐姐,还有她的两个妹妹。无论我们都已经子孙满堂,在她眼里还是当年的那些缩在她羽翼下的孩子。
母亲这一生从未为自己活过,少时在苏家伺候一大家人十几年,出嫁后把我和姐姐两个养大,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先给别人,一辈子过完了,成就了每一个人,生活中早已忘却了自己。兄弟姊妹和儿女们都已成习惯,很少有人想起来会送给母亲什么,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。
母亲的一生,历经苦难但百折不挠。母亲自从嫁到我家,经营这个家庭受了很多的苦,年轻时缺衣少穿,为了两个孩子呕心沥血。苦难的日子历历在目,小时候围桌子吃饭,为了棒子粥里面的几粒豆子,母亲总是喝完第一碗的碗底倒给我,第二碗的倒给姐姐;地瓜干和玉米面做成各种花样哄着我们吃;二舅家里穿过得旧衣服,母亲拿来剪剪改穿,先给姐姐改长袖,姐姐穿破,再给我改成短袖。当年我考上中专,学费也是二姨三姨和母亲一点点拼凑的。
母亲的节俭是多年苦难生活的结晶。平日给她买的衣服不舍得穿,说年纪大了无定数,别浪费钱。姐姐看望她带来的东西,总是先给我留着。母亲常说小时候跟着穷家受罪,现在社会好了,让我一定吃好穿好。
我中专毕业不到20岁,开始工作后,母亲终于不再为我的学费发愁,我也有了经济来源。那几十年我忙于考文凭、考职称,后来忙于结婚生子,女儿出生后更是手忙脚乱,母亲间或过来给我照顾女儿,做饭接孩子,拆洗被褥,一晃女儿长大了,母亲也老了。
在2012年的时候,女儿在天津上学,由爷爷奶奶陪读,我暂时脱开了身。我想陪母亲出去玩玩,母亲很高兴,说这辈子就想去趟北京,看看天安门。我约上二姨三姨,表弟、表妹,一家一个陪着。6个人各有各的家事,好容易凑齐了这次行程,已是半年之后。
苏家姐妹第一次出远门,三人高矮胖瘦一样,连衣服都是同款式,是当时旅行团的一道风景。我特意给母亲买了旅游轮椅,表弟一路推着,表妹负责拍照,我负责给她们拿着水、衣服、遮阳伞。在电视上看到的风景变成眼前的现实,个个都激动万分,晚上回房间买上吃的,我们聊着小时候的趣事,哭一阵笑一阵。五天的行程,去了天安门,逛了故宫,爬了长城,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,母亲心满意足,回家后拿着北京的照片给邻居看,说这辈子没白活,享了女儿的福。
想想终究还是遗憾,母亲没有坐过高铁,没有坐过飞机,也没有看过高山大海。总感觉母亲还在,一切都不晚。
母亲的耳朵有点背,电话听不清,每每打电话她都说很好,你忙吧,不用来。我平时来去匆匆,有时候送下菜鞋都不换就走,偶尔在家吃一次饭,或者是陪母亲住一晚,母亲很高兴,就像我小时候一样,准备好我最爱吃的零食,早上起来给我做上早饭,晚上坐在我床边和我聊天。
我已知命之年,自以为到了天崩地裂岿然不动的境界,聊天中母亲却能捕捉到我的喜怒哀乐,知道我不顺心的时候,也不说破,总是说做人哪有没有心事的,总有一件事让你揪着心、放不下,这才是人生常态。
知女莫如母,母亲健在,是一件多么幸福又是多么奢侈的事情!
(未完待续) |